40万大军为何一夜崩溃?冯玉祥输给蒋介石的不是枪炮,是银元
这位“基督将军”或许从未想过,自己一手打造的军事帝国竟在短短数月内分崩离析——将领倒戈、士兵溃散、盟友背刺,甚至连嫡系“十三太保”也纷纷改换门庭。这场溃败,不仅终结了冯玉祥的军阀生涯,更折射出民国乱世中权力、人性与生存的残酷博弈。
这位“基督将军”或许从未想过,自己一手打造的军事帝国竟在短短数月内分崩离析——将领倒戈、士兵溃散、盟友背刺,甚至连嫡系“十三太保”也纷纷改换门庭。这场溃败,不仅终结了冯玉祥的军阀生涯,更折射出民国乱世中权力、人性与生存的残酷博弈。
在从前线返回重庆述职期间,张自忠特地去探望了他的老长官、西北军的创始人冯玉祥,当时,在此前与蒋介石的中原大战落败后,冯玉祥便已在军队中失势赋闲,门庭日益冷落,但张自忠并不避讳,仍然前往探望老长官。
冯玉祥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,在抗战时期,冯玉祥的西北军控制着山东、河南、西北等广大土地,掌握着仅次于国民政府中央军的势力。可惜的是,冯玉祥在1929年和1930年的“蒋冯战争”和“蒋冯炎延战争”中接连败北。
1929年5月15日,潼关红场的西北军阵地上战云密布。冯玉祥望着麾下二十万将士,却未曾料到,一场足以改写中国近代史的背叛正在悄然酝酿。仅仅七天后,他最倚重的两员大将韩复榘、石友三突然通电拥蒋,这场看似偶然的叛变,实则是北伐后国民党新军阀权力重构的必然产物。
冯玉祥,不仅是一位军人,而且是一个诗人。他的诗,不写赏花戏草,吟风弄月,英雄救美,观松眺雪。而是着眼天下,反映民情,揭示弊端,救民于水火,助民于危难,导民以方向,给民以力量。我欣赏他的诗,特别是那一首《播种》,通俗易懂,感情真挚,感人肺腑。